IT科技类资讯

线程数量怎么设置才最合理

时间:2010-12-5 17:23:32  作者:应用开发   来源:人工智能  查看: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在程序开发中,常常为了提高性能,我们使用多线程进行开发,而针对多线程常常使用线程池来处理,线程池可以带来很多好处,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之前干货君写的文章:线程池ThreadPool看完这篇就够了

 在程序开发中,线程常常为了提高性能,数量设置我们使用多线程进行开发,才最而针对多线程常常使用线程池来处理,合理线程池可以带来很多好处,线程有兴趣的数量设置可以看看之前干货君写的文章:线程池ThreadPool看完这篇就够了

 

那么现在有个问题来了,在应用中,才最针对多线程开发,合理线程数量我们要怎么设置才最合理呢?线程是不是越多越好?

当然不是,在多线程中,数量设置不得不提的才最上下文切换

上下文切换

首先在单核CPU中,也是合理可以处理多线程的,只是线程CPU通过给每个线程分配CPU时间片来处理的,假设我们有A、数量设置B两个线程执行任务,才最CPU在非常短的时间(时间片)执行A线程,然后再执行B线程,如此往复执行,源码库不停的切换(切换时保持之前的状态),由于时间片的间隙非常短,让我们感觉是同时执行的,即多线程,而这种切换就叫上下文切换。

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,上下文切换,必然会出现之前的状态保持和启动,必然会导致性能的损耗,因此多线程的数量多就不一定快,也就说明了线程数量不是越多越好。

那么怎么合理的设置线程数量呢?

多线程任务分类

通常针对多线程一般分为两类场景:

IO密集型:IO密集型通常指程序运行期间,大部分的耗时是用来进行I/O操作,而这个时间线程不会占用CPU来处理。

CPU密集型:CPU密集型通常是云南idc服务商指系统运行时会消耗掉大量的CPU资源,例如需要大量的计算,一些复杂运算,逻辑处理之类的。

因此针对不同场景线程的数量设置也不一样

I/O密集型

由于系统运行大部分都是在进行I/O交互,并不会暂用cpu资源,因此可以提高线程数,对线程数可以用以下计算公式:

最佳线程数 = ((线程等待时间+线程CPU时间)/线程CPU时间 )* CPU核心数

这样假设线程无等待,最佳线程数 = 1 * CPU核心数,而实际上线程一般都会存在等待时间,可以保守认为等待时间和线程CPU时间一样,即 2 * CPU核心数,因此一般都设置为

最佳线程数 = CPU核心数 * 2

CPU密集型

对于CPU密集型的,绝大部分都是利用cpu资源进行计算,因此一般对于此类场景,最佳线程数量设置为CPU核心线程数+1,以充分利用多核心CPU的处理能力。

最佳线程数 = CPU核心数 + 1

java获取cpu核心数的方法如下:

Runtime.getRuntime().availableProcessors()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益强资讯全景  滇ICP备2023006006号-31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