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安全负责人需要持续分析和保护企业攻击面,攻击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全面掌握所有通过互联网暴露的面管资产
。从物联网设备 、降低云基础设施、企业Web应用到防火墙和VPN网关,风险企业联网资产数量正呈指数级增长
。外部网络这些资产虽然提供了数据访问、攻击传感器监控、面管服务器管理、降低电商平台等业务支持 ,企业但每新增一个暴露资产就意味着外部攻击面的风险扩大,网络攻击成功风险也随之攀升。外部网络 多数企业的攻击外部攻击面每日都在动态变化
,亿华云其复杂程度给安全团队带来严峻挑战
。面管安全负责人必须持续监控新增的互联网暴露资产,并及时掌握新发现的安全漏洞。首席信息安全官(CISO)需要具备识别潜在漏洞和错误配置的敏锐度,同时组建能够有效应对威胁的专业团队。但面对众多漏洞,修复优先级如何确定 ?有效的IT基础设施防护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外部攻击面管理(EASM)体系 ,其中包含对漏洞实际风险的评估 。这一迭代过程可分为四个关键步骤 。免费模板 全面掌握资产是实施有效防护的基础,但资产识别工作对中型企业已属不易
,对拥有众多子公司的大型集团更是巨大挑战。影子IT现象(员工未经IT部门批准擅自安装软件或使用云服务)进一步加剧了资产管控难度
。为此 ,企业需要通过自动化工具定期扫描外部攻击面,理想情况下不仅能识别所有相关资产,还能将其准确归类到对应业务单元。EASM远超传统资产发现和漏洞扫描的范畴 ,它能识别包括废弃云资产
、错误配置的源码库IT/IoT设备在内的各类"盲点"。 企业需要通过多层次的测试手段来评估潜在威胁
: 发现漏洞后需从三个维度评估风险等级: 缩短关键漏洞的响应时间是降低风险的核心要素。当待修复问题超出团队处理能力时 ,源码下载需建立科学的优先级排序机制。例如,无需认证即可访问的客户数据库漏洞,其风险等级远高于仅存在理论攻击可能的IP摄像头漏洞 。统计显示
,企业当前90%的外部网络风险往往集中于约10个关键漏洞。修复完成后
,还应通过外部验证确认措施有效性
。 某电商企业为应对"被遗忘权"合规要求,聘请外部开发团队协助代码改造。承包商部署了Jenkins服务器以便协作,服务器租用但后续防火墙变更意外使该服务器暴露于互联网
。由于该服务器未纳入企业IT管理体系 ,存在默认密码未修改等安全隐患 。攻击者通过Groovy脚本获取root权限后,窃取了AWS API密钥 ,最终导致数TB包含客户个人信息(PII)的S3存储桶数据泄露。这个本为加强数据保护的项目,反而酿成重大数据泄露事件 。 半年度的渗透测试或漏洞扫描等零散措施已无法满足防护需求。有效的建站模板EASM解决方案应具备两大特征 : 理想的EASM平台能每周自动扫描关键资产,为IT团队提供明确的修复建议 ,并通过API对接现有系统实现快速响应。但需注意,技术方案虽能缩短漏洞检测时间(MTTD),实际修复效率(MTTR)仍取决于部门的响应速度。只有技术与人力协同配合 ,四步法才能真正发挥降低外部网络风险的作用。一、外部网络互联网暴露资产防护指南

二
、典型案例
:变更管理失效事件
三
、持续化
、集中化的EASM防护体系